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值得掌握自己的財務未來
從2020年開始,我們一直在幫助台灣家庭建立更健康的財務習慣
說實話,剛開始我們也不知道會走到這裡。最初只是幾個朋友在咖啡廳討論為什麼身邊這麼多人對預算感到焦慮,覺得記帳很麻煩。後來發現,其實不是大家不想管錢,而是很多教學都太複雜了。所以我們決定用更簡單的方式來做這件事。
我們的起點其實很簡單
2019年底,我們團隊的創辦人筱婷在整理年度帳目時發現,自己用了五種不同的記帳工具,結果還是搞不清楚錢花到哪裡去了。那時候她想,如果連財務背景的人都覺得這麼複雜,普通人怎麼辦?
於是在2020年初,我們開始跟身邊的朋友聊他們的理財困擾。聽了快一百個人的故事後,發現大家的問題都很相似——不是不想存錢,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很多人試過記帳app,但用了幾天就放棄了。
我們花了整整八個月,把複雜的預算概念拆解成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步驟。測試了無數次,改了又改。2021年春天,第一批學員給我們的回饋是:「原來預算可以這麼生活化。」這句話讓我們知道方向對了。
實用勝於完美
我們教的不是考試會考的理論,而是明天就能用的方法。有時候60分的預算表,比100分的複雜系統更有用。
承認困難是正常的
理財會遇到挫折,這很正常。我們不會告訴你「三個月存到第一桶金」這種話,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陪伴而非說教
我們的角色更像是走在旁邊的朋友,而不是站在台上的老師。你可以問任何「笨問題」,因為我們也都問過。

認識我們的核心成員
我們不是什麼金融專家團隊,就是一群真心想幫助別人理財的普通人。有些成員以前也為錢煩惱過,所以更懂學員的心情。

鍾筱婷
課程規劃師
以前在銀行工作時發現,很多客戶其實只是需要有人好好解釋基本觀念。離開金融業後,她決定用更輕鬆的方式教預算。她最常說的話是:「如果連我媽都聽得懂,那就是好教材。」現在負責所有課程內容的設計,確保每個步驟都是真的有用。

廖承翰
學員支援專員
承翰自己也是從零開始學預算的。三年前他還是個月光族,現在已經存下緊急預備金了。他最理解新手的困惑,所以負責回答學員的問題。他的回答總是很實在,不會講一堆專業術語。很多學員說跟他聊完之後,終於敢開始記帳了。




我們怎麼做這件事
這幾年下來,我們發現教預算最重要的不是教方法,而是幫助大家建立信心。很多人不是不會記帳,是覺得自己做不到。所以我們把重點放在讓學習過程變得沒那麼可怕。
2025年我們服務了超過800個家庭。每次看到學員說「我終於知道錢都花去哪了」或是「原來我也可以存到錢」,就覺得這些努力都值得。
從真實案例出發
我們的教材裡沒有虛構的例子。所有情境都來自真實學員的經驗——包括他們犯過的錯和走過的彎路。因為我們相信,看到別人也曾經困惑過,會讓你比較不孤單。
持續調整和改進
每個月我們都會根據學員回饋更新教材。有時候只是換個說法,有時候是整個章節重寫。2024年我們就改了三次課程架構,就為了讓內容更好吸收。這個過程不會停,因為我們一直在學習怎麼教得更好。
準備好開始了嗎?
我們的2025年秋季班將在九月開課。如果你也想學會管理預算,不妨先看看我們的課程內容。或者有任何問題,隨時都可以聯絡我們。